“话语转换与文化自信”——陈建华、黄敦兵对话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时间:2017-03-22浏览:572

                             通讯员 代保平

  316日晚6:30,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文学博士陈建华老师登上《当代中国》的讲台,他给学生讲述的主题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次授课还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黄敦兵老师作该话题的总结回应人。陈建华博士围绕“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话题论述。

                          “西方文化强盛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

      陈建华博士指出近代东西方历史的反转客观呈现了西方文化的强势。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活力、思想魅力和工业科技对于前现代化地区的冲击极大,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在全球化中发挥着急先锋的作用,使得西方成为了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舞台,也是后发追赶者效仿的对象。但是在陈博士看来,我们必须在历史的宏大时空中去考察,人类历史长河数千年中强盛帝国或者强势文化中心此起彼伏,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强盛的一百多年只能算作是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决不能断言西方化等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绝不是福山笔下“历史的终结”。

                         “中国文化理性反思与改造”

      陈老师认为近代中国对于自身文化的理性反思是在器物和制度之后向西方学习的第三个阶段,始于新文化运动的理性反思是在“东张西望”比较之中进行的。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四个特点,即“刚健不息”、“和合中庸”、“崇德利用”与“天人协调”。陈老师试着去解答近代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他认为中国的前现代缺乏的正是西方实证的科学精神。而大批留洋归国的学者,特别是胡适等人正是带着实证精神对传统文化做了细致且耐心的改造工作,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西方文明的固有缺陷”

      陈老师指出西方也是带着反思进入二十世纪的,斯宾格勒最早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危机。而纵观二十世纪的百年,西方文明在四个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选票政治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二是“上帝死了,西方精神与道德的双重迷茫”;三是“增长主义的极限”;四是“消费主义加重对人的奴役”。在陈老师看来,即使是当下的二十一世纪,这种困境西方一直走不出来,并且过度迷恋。陈老师通过这个话题引出了与学生讨论的两个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的文化贡献了什么?”二是“未来中美共治的世界之下,中国文化将会给世界提供哪些正能量的贡献?”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的任康同学,工商与管理学院的周思雨同学在课堂上主动就此问题发表的了自己看法,引发师生热议。

                         “话语转换,中国文化的浴火重生”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过去几百年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发展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陈老师以季羡林先生被证实的预言开始了最后一个问题的阐述。他指出中华文明和新教文明一样,是能够走向现代化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不一样,她更具有文化的开放、包容和同化力,无论是历史上的三教合一,还是今天,她是大国中唯一坚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呐喊者。陈老师认为,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化的东方高原,也逐渐呈现出高峰趋势,无论是在机制还是技术创新领域迎来了新的发展,陈老师列举诺贝尔奖两次青睐中国学者,证明了中国正在逐渐打破西方的话语体系,得到更多的世界认同。最后,陈老师指出西方文化为后天文化,它是阶段性的,局部性的;而东方文化为先天文化,正在不断发展,它是永恒的、合道的、和谐的。我们中国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甚至与宇宙是和谐的。中国文化追求至上的目标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也正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我们不是打造一家独享的后花园,是要开创百花齐放的百花园”。

                              “话语、失语:文化自信的土壤培育”

      作为本次授课的回应人——黄敦兵博士最后高屋建瓴的总结了陈老师跨越学科、引经据典的精彩授课。黄老师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谈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他指出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应当在任何时候都坚守文化的前沿,保持先觉,主动承担。我们的国家也要有文化自觉,要有文化的使命感、清晰的时代性和文化方略,只有国家在文化上自觉,社会文明才有保障,才能够拥有更基础、更广泛和更深厚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