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谷)为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华中师范大学于2022年5月29日上午开展了“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由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39+”所高校参与,针对《纲要》第八章的重难点问题共同研讨。我校马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以腾讯会议形式参与本次备课会,并进行了教学研讨。
本次备课会共有3位主讲人发言。南开大学纪亚光教授从教材出发,重点对18版和21版教材第八章进行比较,详细阐述新教材各章节的变化和侧重点,帮助教师从四个方面总体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天津师范大学李朝阳教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穿合脚鞋,走特色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鞋子是怎样找到的?”教学设计和案例,生动地呈现出“讲活”课堂的吸引力,解决学生对宏观问题“敬而远之”的心态——《以鲜活方式讲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展示环节,四川师范大学青年教师青雪艳老师以《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题,以问题的形式分析整章逻辑构成,从理想牵引、历史选择、现实追求、人民认同四个层面讨论“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三位老师践行了“以教材为本,创新高效课堂”的理念,完整的了展示了第八章教学重难点和具体实践,为老师们提供的新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素材。
备课会后,纲要教研室全体同仁交流了听课体会。大家纷纷表示第八章是《纲要》课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对本章内容熟悉但是模糊、错误认识也比较多,因此如何不落俗套的讲懂、讲透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成为老师们授课难点。通过本次备课会,优秀教师们巧妙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为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也为平时授课难点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今后的授课实践中,纲要教研室应借鉴这种备课形式,注重教学史料的搜集和资源共享,针对重难点问题,群策群力、共同研讨,形成针对本专题的授课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