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部两本历史学专著相继问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3-24

  

  日前,思政课部叶晓东副教授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一书已于2013年1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全书22.4万字。代保平博士的《战后美国对印度西尼亚外交政策研究(1945-1966)》一书已于2013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全书18.6万字。
    叶晓东副教授的《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研究(1958-1963)》一书运用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RUS),辅以德文材料,对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的美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回顾。该书认为在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与联邦德国之间既有分歧又有合作。从而表明冷战不仅仅是美苏之间对抗,超级大国与其盟友之间的斗争与妥协、分歧与合作也是决定冷战强度、范围的重要因素。该书对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的美国与联邦德国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加深对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西方阵营内部关系的认识,而且通过对这一个案进行研究,能以小见大,把握冷战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从而有助于全面认识冷战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同时这一历史事件的研究表明,即使在冷战时期,面对共同的敌人,国家利益仍然是西方国家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苏联的解体虽然意味着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的共同威胁消失了,但美国与其西方盟国之间基于国家利益差异存在的严重分歧并没有随之消失。有理由相信,美国的西方盟国不会听命于美国的控制,多极化的世界格局的建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代保平博士的《战后美国对印度西尼亚外交政策研究(1945-1966)》一书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RUS)和美国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文件(DDRS)为基础,对战后美国的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时代的外交政策做了全面梳理。该书做到了两个互动,在理论视角上首次把美国的外交政策与隐蔽行动进行互动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把美国战后几任总统的印尼政策与印尼内部的变化进行互动研究。该书对战后印尼史和国际关系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九三零事件”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通过冷战前期美国对印尼外交政策的研究,该书认为:相比美国对苏联东欧集团的外交政策,冷战期间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政策带有更大的强制性,总是企图阻止其国内共产主义的发展。同时,当美国的外交政策无法实现其国家利益的外部诉求时,超越外交和战争的“第三选择”——隐蔽行动成了促使国家利益实现的最佳途径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