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教授来课部讲学

时间:2014-04-04浏览:716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岭峻教授来课部讲学

 

    4月3日下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岭峻教授就意识形态作专题讲座。课部主任叶晓东主持。课部书记路杨、副主任丁银河、全体教师、承担思政课教学的辅导员老师以及部分学生聆听讲座。
  黄教授站在思政课教师的角度,结合当下社会思潮林立的状况,从意识形态的概念、当下流行的意识形态以及意识形态的功用三个层面出发,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对当代社会的重要作用。
  黄教授以其深厚的史学功底首先对“意识形态”这一词汇进行追根溯源。他指出, “意识形态”(ideology)作为一个概念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于19世纪初创造出来,在这位哲学家那里,意识形态是对何为真何为假的有决定意义的探究,其研究将把真正的人类需求与伪装的假象区分开来。不久,意识形态就成了一个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甚至颇有贬义的名词,常常成为政治攻讦的工具和目标。持这种观点的是马克思,尽管他创造了最坚定的意识形态,但是马克思却认为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被派别利益占据和左右的政治思想,他给这一概念贴上了开始即错的标签。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知识社会学”,因为它是分清使一种特殊社会思想与某种社会现实连续在一起的历史规律与社会法则。因此,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与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意识形态在历次国家兴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接下来,黄教授介绍了当下影响力比较大的政治思潮,分析了各类思潮在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谈到社会主义(socialism)时,黄教授认为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当中苏格拉底同很多人讨论了正义的本性问题,后来又过渡到对于理想国“共产共妻”的制度设计,虽然柏拉图并未提到“社会主义”一词,但是其著作中的一些思想却成为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些来源。后来,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使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表示一种思想,二表示一种运动,三表示一种社会制度。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十月革命的爆发,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是一个正义和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随后,黄教授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族主义、女权主义以及环保主义的缘起以及这些思潮所解决的问题。
  最后,黄教授从问题与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黄教授指出,尽管当下存在的“用脚投票”状况可能部分地证明了批评家们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论点,但是却也说明了意识形态在维护社会制度和个人精神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用脚投票”本身就是在用“主义”解决“问题”,问题与主义之争的背后也是不同意识形态之争。另外,意识形态在社会达成共识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在面临着传统价值体系瓦解时尤其如此。同时,意识形态还提供了一种模板与地图,这使得社会能对它们惯常吸收的巨量的政治信息做出反应。从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出发,黄教授给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所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赋予了极大意义,对思政工作者具有重要激励作用。
  整个讲座过程中,黄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现代社会的一些变化与意识形态的思想流变相结合,既让教师们享受了一餐政治思想史的饕餮盛宴,也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思想和理论的现代意义。演讲结束后,师生们积极地与黄教授进行沟通和交流,黄教授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又为师生们解答了一些困惑。最后,叶主任总结了黄教授的整个演讲并将其演讲所涉及的书目一一列给听众,希望教师们积极阅读,进一步与黄教授沟通和交流,并且通过学术功底的提升做好本职工作,发挥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