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爱荣教授受邀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党基地暨大别山精神”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4-24

(通讯员舒建平  审核人涂爱荣)4月24日,由信阳师范学院主办,大别山精神研究院、河南省红色资源研究中心承办,中共浉河区委协办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基地暨大别山精神”学术研讨会在河南信阳召开。我院涂爱荣教授应邀参加。

上午9时,研讨会开幕式在信阳师范学院艺术楼报告厅举行。随后,国防大学教授董志铭、武汉大学教授丁俊萍、信阳师范学院校长李俊、大别山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志成、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田青刚,分别作题为《古田会议前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道路的开辟》《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纪律建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的政治建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党经验及启示》《建党基地的内涵、特点与大别山建党基地的贡献》的主题报告。

下午,分两个小组,分别围绕“大别山精神”和“建党基地”两个主题开展学术讨论。涂爱荣教授参加了“大别山精神”为主题的小组讨论,并以《红色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路径探索》为题,在小组作了发言和交流。她从红色文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以红色理论成果、红色历史叙事、红色人物事迹、红色文艺作品、红色旧址遗物等为表达形式的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崇高的革命品格、高尚的大众情怀、伟大的实践精神等精神特质,指出红色文化的根本特征在于中国革命和斗争实践为它铺就的红色底色,因而在文化育人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功能、思想导航功能、精神传承功能。在发言中,涂爱荣教授重点向与会学者交流了她对如何实施红色文化育人的实践思考:一是通过红色文化传播和红色文化活动多途径推动红色文化普及;二是利用地域优势开展红色文化实践,将地域红色文化与当地人文文化相融合,并利用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旅游;三是将红色文化融入各级学校文化育人体系,特别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融入校外课堂、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些观点都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共鸣。

此外,涂爱荣教授还就“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的概念、两者的关系等问题,同与会者进入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