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肖帅萍)3月26日下午,心理教研室与德法教研室在研讨室联合举办3月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以“课程创新设计”与“教学科研融合”为主题,教研室全体教师及教学督导吕斐宜教授共同参与研讨,深入交流教学经验,探索跨学科协同育人新路径。
韩婷婷老师结合《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课程专题一至三的教学实践,分享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创新策略。她提出,在小组活动中采用“自由分组”模式,能够促进学生间的自然互动,增强团队协作效果;在内容设计上,通过“主题讨论+互动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此外,韩老师还针对课堂中常见的讨论深度不足、学生表达受限等问题,提出了分层引导提问法等解决方案,引发与会教师的广泛讨论和共鸣。
赵菊老师以“数据驱动的教学科研融合探索”为主题,展示了校园心理大数据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她通过分析平台采集的课前调研数据,精准识别学生的高频需求(如学业压力、人际边界等),并据此动态优化教学内容。现场,赵老师演示了平台的“可视化看板”等功能,指导教师如何利用数据工具优化教学设计、支撑科研课题申报。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数据平台的科学运用为个性化教学和实证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院长赵继伟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备课会的研讨成果。他强调,心理教研室与德法教研室要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为思政课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