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理来校讲述“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5-29

    本网讯(记者 陈峥嵘)12月17日,美国俄亥俄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系终身教授、俄亥俄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我校客座教授李捷理,在学术报告中心五号报告厅作“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讲座。校党委书记周元武亲临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的主题为“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六大范式转变”。李捷理教授由“和谐社会”中的“和”谈起,介绍了全球化冲击带来的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区域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等新变化,并引导大家关注由此而来的问题,如工业化的出路、贫困问题、环境问题等,印证了建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必然性。   

    基于以上新变化和新挑战,李捷理指出,全球化步伐加快了学界对“可持续发展观”的广泛思考和研究,并介绍了当今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范式的六大转变。   

    六大范式转变的内容,一是“从发展概念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转变,发展不再是消灭贫穷的单一概念而是关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概念,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领域;二是“从经济发展学到人类发展学”的转变,人类发展学是多维的分析,其核心是人和社区的发展,同时与社区、环境和国家相关;三是“从仅将发展当做目的到将发展当做既是手段(方式)也是目的”,在理论范式上表现为能力理论,而社区能力的发展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和手段;四是发展模式由“从上到下”转向“从下至上”,格雷美银行通过小额贷款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妇女走出贫困,成为这种模式的成功典范;五是“非政府组织与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建立伙伴关系”,即形成“NGO—industrial Complex”模式,践行“得到绿色的方法是自己也变成绿色”的理念;六是“利益攸关人”的价值观转变,即从“自我利益”价值观转向企业、政府、社区和NGO之间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攸关人”价值观。   

    互动环节中,李捷理教授解答了学生关于学校应如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问题以及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发展滞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