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吕梦醒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教研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坚持以教研室为单位,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心理健康教研室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改革进行。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改革,教研室每个老师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制定了一系列的任务计划。在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的教案、教学案例、教学活动、教学问题链等任务分配给每个老师后,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分别围绕各位教师的任务进行主题讨论,形成了初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案例、问题链。为下一步学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这一学期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听课、组织活动等,老师们在讨论中吸取彼此教学的有益经验,深化专题教学改革,活跃思维,以“他山之石”推进思维的深度,形成对教学和科研的共识,帮助大家实现理念的更新,观念的变革,行为的转变。在内容上,教研室主要围绕着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进行开展,包括申报书的策划、申报材料的组织研究、微课的录制等,全体教研室教师利用节假日为申报精品课程不懈的努力。目前先后一共开展了八次教研室活动,并作了详细的教研室活动记录。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本学期教研活动主要集中在全面更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复习题题库及深入推进专题式教学两大块。全面修订了54学时、36学时的马原教学大纲。目前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已经讨论形成比较稳定的八大专题:专题一、“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发展及其实质;专题二、智慧之途——哲学及哲学基本问题的解读;专题三、“美丽花朵”的根基——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专题四、“辩证图景”的呈现——唯物辩证法;专题五、人类思维的轨迹——认识的产生及其本质;专题六、“历史之谜”的科学洞悉——唯物史观;专题七、资本的故事——资本主义的历程;专题八、全球化的经济与政治——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学期教研室将在“供给侧改革思维”下继续推进专题式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本学期教研活动主要分两大主题推进:一、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作为高校学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线课程,《概论》课教材内容具有鲜明的主导性和权威性,精准地把握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老师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比如,研究、吃透新教材内容;组织大家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研究如何在教材中找准契合点贯彻会议精神等,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二、积极探索、逐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本学期以来,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模式改革问题一直是教研室研究的重点问题。大到专题教学讲什么?(如何把理论讲解与政策热点结合)怎么讲?(一堂多师的教师配备)小到PPT制作环节(文字和图片资料如何使用),如何推行和完善机考等问题都是讨论的焦点。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本学期教研活动的研讨内容除课堂规范、期中教学检查、同行听课评课、期末考试相关工作安排、下学期教学任务落实等常规教学工作外,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认真研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并探索如何将其中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二、总结上学期在本部试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一班多师”式专题教学改革的经验与不足,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专题式教学。三、对《思想道德修养》专题教学教案的撰写以及各个专题的重点、难点、学时分配等问题进行研讨。四、对《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微课的制作内容、时间分配、人员分工等进行研讨。五、对《思想道德修养》课如何落实实践教学进行探讨。此外,还对2017年“三大基金”的申报工作、三年聘期考核工作、年度考核工作、“法律基础”内容回归后的相关教学工作等进行了研讨。
在学院的推动和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下,各教研室均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老师们坐在一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认认真真地研究问题、讨论对策,逐渐改变“教研室活动就是教研室主任的活动”局面,收到了较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