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开发探索《当代中国》课程——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7-04-08

   十八大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有待提升,离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建设目标还有距离。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破解当前的困境。

 为积极探索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从去年开始,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新的通识选修课——《当代中国》。围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叶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介绍下《当代中国》课程探索的缘起?

 叶晓东:课题组直面思政课主渠道教学的困境,是《当代中国》探索的出发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到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体系内容,而现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基本属于单兵作战。任课教师对浩瀚的教学内容很难做到都有全面深入的钻研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长期以来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一人讲到底”,或者是谁也能来讲思政课,众多老师在繁重的课堂教学中,基本就是换班走过场,相同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较少利用运用各种资源谋求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也缺乏课程团队意识。另外,在一些高校,思政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沟渠”不通,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或公共基础课教师之间鲜有互动,难以形成“相向而行”。

 面对从互联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逐渐成长起来的“95后”,如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知识储备、能力基础、可接受性,开设符合其接受意趣的思政教育课程?如何在已有思政课基础上拓展课程的内容深度、广度和新颖度?如何将新开发的思政教育课程内化在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体现更丰富的科学理论、前沿学科和实践价值?如何在课堂上向学生直观展示当代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如何将新开发的课程紧密融入社会生活领域,紧跟人的全面发展诉求,契合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培养目标?如何给当代大学生讲好中国话语、中国道路和中国故事?所有这些,都是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思考的。《当代中国》的课程探索正是源于对此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代中国》课程的主要变革点是什么?

 叶晓东:《当代中国》课程组:高校思政课课程改革,要着力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主体—客体’灌输方式和话语模式,建立起两者之间的“问—答”机制。从单一教师的教向组合团队的教转变;从课程班学生被动的学,向学生真正认识学习价值后的主动学转变;从思政课程的意识形态认知向更积极认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转变。这就必须努力促进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我们通过问题式专题展开内容主线,由思政课教师把握课程主线,邀请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聚焦处在全球框架内的当今中国面临着的重大问题,从各自角度或研究层面展开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以深化与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通过教学,帮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学会从跨学科视角,立足当今世界看当代中国的发展,学会从多个不同学科解读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理解中国话语,提升理性爱国的能力,进而增加对中国国情的理解。

 基于课程内容的多元化,本学期参与课程教学的有十几位专家学者,其专业领域涵盖了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哲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不同领域。一改传统思政课教师“单打独斗”,坚持多师同堂,每一个专题的讲述都有一个思政课老师作为内容引导者和参与者,其他学科的老师从不同角度来阐述问题,相互配合,实现师师与师生之间的理论交融与碰撞。

 中国社会科学网:《当代中国》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中发现了哪些问题,今后如何调整?

 叶晓东:《当代中国》课程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得到了学生的认同,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不过,课程在改革探索中也存在几个问题:

  首先,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主题比较认同,但部分专题理论表述过于宏大,依然存在传统思政课堂面临的问题。比如学生对于南海问题、台湾问题、互联网问题比较有兴趣,但对于部分纯理论讲述专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首次组建的课程团队对于课程的认识和理念存在差异,难以形成全方位的协同合作。在专题设置时,意见难以形成一致;在多师同堂的课堂上,教师之间的话语互动不多,碰撞力度不够,对于整体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气氛仍显不足。再次,专题选择上过于求全求大,后续专题衔接创新有一定困难。在首次开课的专题设计中,更多注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领域的话语平衡,对于热点的把握力度不够。

 基于以上问题,下一步《当代中国》课程组将注重把学生的兴趣点和社会热点进行深度融合,把国家层面话语嵌入到学生话语体系中,进行有效理论宣传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明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