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宁: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三重维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4-16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三重维度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党心民心,增强信心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中国话语体系就失去了实践基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来源。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尊重群众实践创造,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并善于理论概括、总结和提升。二是学者要致力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打造中国话语体系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突出的矛盾与问题,有许多风险与挑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感召力决定话语的影响力。为此,在当前的改革与发展中,要更加强调人民至上,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更加重视依法治国,更加着力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从而使改革得到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保持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内在地、有机地、不可分割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第一是重要地位,他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第二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他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第三是讲讲方法论。怎样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他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总书记的讲话是从战略的、总体的高度来把握的,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刻领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有同情的了解,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的理性的思考。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态度、方法,也是摆在理论工作者面前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的现代性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和仔细剥离,切忌一锅煮和一刀切。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是关系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是内在统一的。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要处理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其实,形式与内容是分不开的,民族性存在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之中。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这是习总书记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同样

也适用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内在衔接的、相互贯通的、辩证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不可分割的。这样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是有主体性和影响力的。

在回答时代课题中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致力于回答时代课题,这就需要:

一是具有国际视野。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有一种开放的眼光,要有一种世界的格局,要有一个国际的视野,切不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新问题、新特点。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要重视国际交流,在国际的交流和对话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力,增加我们的话语权。

二是立足时代前沿。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面临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立足时代前沿,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应对时代挑战。

三是强化问题意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多样、多变,向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一定要拓展研究视野,强化问题意识,充分认识世界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认识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领土、领海、岛屿争端强化,能源、气候问题压力加大,国际网络安全问题凸显等国际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研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等,特别是善于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自己讲起来有底气,别人听起来也服气的学术话语体系。

四是突出中国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时代特征,还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重要的概念、命题和主张,就是走自己的路,讲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创造。我们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特色。

五是体现学术话语。必须明确这里讲的中国话语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以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具体体现和重要支撑。这就给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当说是很有难度的。要继续解放思想,实是求是,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理论创造。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宽容的精神、平和的心态,维护学术自由,提倡学术争鸣,在探索与争鸣中,打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明确学术的创新与进展不可能一蹰而就,需要长期的钻研与积累。要尊重学术规律,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扎扎实实做学问。切不可急功近利,搞学术“大跃进”,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现在的课题、项目很多,论文、著作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相当严重。增强学术含量,提升学术品位,克服低水平重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大课题,也是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注:本文为北京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路径与方法“(项目编号12KDB01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