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10-31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中共中央党校韩庆祥,陈远章《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及经验马克思主义”三化“之历史脉络进行研究,并划分为七个阶段,同时指出,尽管各个时期“三化形式和内容有所侧重,但不宜割裂开来单个地分析,而应坚持精细分析与整体观照相统一。在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哲学省思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积累起来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必须坚持 “一元指导”与 “多元对话”的辩证统一;必须坚持领导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心心相印;必须坚持基本国情与时代潮流的同频共振;必须坚持文化根基与世界文明的互动融合。

北京师范大学冯刚《传播与超越: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中首先强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直接目标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普及化,深层目标是解决民心、民智、民德、民生问题,从而为人民谋幸福。概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让人民认知、认同、践行马克思主义。其次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传播和武装群众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超越和创新的过程并指出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历程经历了四个阶段革命时期( 1921—1949 年) : 在艰难中探索建设时期 ( 1949—1978 年) : 在曲折中前进;改革时期 ( 1978—2012 年) : 在拨乱反正中突破;新时代 ( 2012 年至今) : 在守正中创新。由于所处历史语境的不同,这一实践在主体、受众、内容、渠道、成果方面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再次,总结了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百年实践的经验主要有:坚持战略思维,党的领导和系统推进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根本政治保障; 坚持对象思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辩证思维,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做到 “三个贯通”和破立并举; 坚持本土化思维,话语体系实现中国化和生活化; 坚持创新思维, 大众化的渠道和方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思维,不断推动大众化的渠道和方法与时俱进。

陕西师范大学张帆《论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具有主体的层次性、载体的丰富性、对象的多元性等主要特征并探索了新时代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识形态功能基本途径明确主体,分层部署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阐释宣传普及工作;甄别客体,以受众区分有力夯实意识形态认同;创新载体,以大众化开辟意识形态宣传新进路;培育环体,以大众化为意识形态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吉林大学王宪锋《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路径研究》聚焦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论发现与实践探索,从概念、特征、基本原理出发,探索了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科学路径,为新时代我国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建设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了指导。

2.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并赋予幸福以新的内涵,为青年确立科学幸福观提供了导航。山东财经大学李兰 ,沈大光《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新内涵及其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幸福这一话题具有了新内涵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整体统一,是创造幸福与目标幸福的动态统一,是个体幸福与人类幸福的有机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路径要通过形成适度的欲求、快乐的情感和执着的信念,积极提升幸福感; 要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塑造全面参与幸福生活建设的良好心态;树立关注他人幸福的信念,努力成为幸福人。

贵州师范大学吕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和最终归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深刻地阐释了科学的自由观,从束缚自由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指明了自由实现的方向。马克思的自由观,同抽象的历史唯心自由观划清界限,实现自由观的科学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经典著作,深刻全面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重要代表作,同时也是马克思科学自由观确立的标志。通过批判当时以青年黑格尔派等为代表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自由观,第一次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论证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自由观,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基础。科学自由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人的存在论是自由实现的前提和基础自由自觉的活动是科学自由观的核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追求自由的终极目标。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科学自由观的深刻阐释,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由的阶级性和虚假性、私有制条件下社会分工导致人的活动异化三方面探析束缚自由实现的现实条件,可以从现实条件理解和把握自由的实现。进一步,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指出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实现自由的物质条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人类自由,为自由的实现指明了方向。

高帅孙来斌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境遇、新诉求、新实践而提出的新思想它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本原理的新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的生态本体论、生态价值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民生论、生态历史论、生态治理论等。这些新论断涵盖了从本体认识到价值引领、从本质把握到方法指南的多方面、全过程,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意义。

冯嘉华指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深刻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大命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生力量,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是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工作应注重提升思政课课程活性、构建绿色校园图景、强化实践教育,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真正入脑入心。 

程从柱《劳动教育何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考察》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哲学人类学和存在论意义出发,在不断深化展开的历史唯物论立场上,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了坚实的逻辑基点。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创造性活动,构成了人的存在的类本质,历史性地推进人不断地走向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劳动的过程性统一的活动,在现实性上固然具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价值;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审视,劳动教育更为根本的价值在于全面提升每个个体的自由力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劳动发展和社会发展过程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机制和社会基础,当代人类劳动变革也有力印证了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劳动教育基于劳动的自由性实质,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是合乎历史运动的逻辑必然。正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

3.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创新,这一新的“相结合”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根基,更加彰显党性和民族性、人民性的有机统一,鲜明标识“基本”与“优秀”的结合,深刻蕴含适应、鉴别、 激活的含义,明确指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根本目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为这一新“相结合”提供了理论的源头活水,百年党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史、结合实践史,新“相结合”的思想有一个孕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新“相结合”澄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中华文明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关系,中华文明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本质性的品质;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代表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余玉花《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作用》中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要直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需要结合的中国实际的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酵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如提供中国人的价值目标、话语表述、思维模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优劣甄别,用反思性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扬弃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合理性地选择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