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沿问题(5月)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5-31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代化大众化研究

重庆交通大学的张红敏、戴小江指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必然选择、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迫切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治国理政中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多维度的引导和指示,要立足人民关切、语言媒介、新媒体宣传载体三个方面合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金科指出,我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大力推行马克思主义并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身的中国化、时代化以及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和我国的社会建设、革命发展以及改革措施之间产生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最后实现内在统一。

苏州大学陆倩倩指出,新形势下,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传播单一路径,良好的视觉效果与丰富的交互体验为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由于不利因素尚且存在,借助新媒体推进我国马克思大众化的进程仍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我们应在明确马克思大众化内涵的基础上,尝试厘清二者的内在联系,以期探索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顺利推进的有效策略。

2.新时代青年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研究

河南城建学院阮松丽探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教育。她指出,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其幸福观受各种社会思潮影响而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作为一种多维价值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能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提升到更高层次与新的境界。在积极心理视角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符合时代诉求。

泉州师范学院的杨秀芝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青少年音乐教育的关系。她指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点,着眼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中探究正确的理论认识,并运用于音乐教育的实践,目的在于使当代音乐教育朝着立德树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方向迈进。同时,秉承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创新、不断内化的理论品质,指导当代音乐教育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从而构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南民族大学的陈明探讨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展开教学的创新路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授课内容要吃透原著,立足经典原著解读,构建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第二,在授课教师配备方面,除了本校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和优化师资;第三,要结合新技术和当地实际,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新余学院周怡同样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主要聚焦的是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她指出,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应通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教学、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心环节,以及课堂教学融入德育元素等方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共磁共振,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

山西师范大学李晶指出,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是界定、认识美育的基石,为新时代加强美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新时代对美育提出新要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和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价值引领,凸显时代特色,立足实践,实现美育的创新性发展;丰富美育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打造立体协同的美育格局,系统化、常态化地推进美育。

3.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研究

南京大学哲学系郭明姬、张亮深入探讨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民中心意蕴”。其文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明确文化工作的对象是人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工作出发点;也要明确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以赢得人民支持为工作着力点;还要明确文化成就由人民来评价,以获得人民喜爱为工作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导向,抓住“长入教育”的关键,注重“融入生活”的落实,强调“深入人心”的效能,同时又要以“青少年”群体为精准发力对象,贯穿正确的教育导向、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接班人。

清华大学郭建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相融相通性。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和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河南师范大学张昊雷论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双重继承法”。双重继承法指的是在圆融和合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方法。在双重继承的过程中,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是逻辑先后的关系而非时间先后的关系,是共通互补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双重继承法既能保持文化自省精神,又有力地回击了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倾向。通过双重继承法可以充分继承和科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赋予其时代意义,使之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相契合,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坚持双重继承法有助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