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受邀参加“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5-16

(通讯员舒建平  审核人涂爱荣)2021年5月15日-16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中州学刊》杂志社协办的“全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师范大学举行。全国各地50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所的80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转化问题。本次会议从向大会提交的90余篇论文中,选取66篇论文作者参会。我院涂爱荣提交的论文“传统儒家精神气质与当代公民价值观的涵养”和黄敦兵老师提交的论文“国学意识勃兴视域下的现代学术转型──以胡适的早年著述为中心”入选,两位老师受邀参会。

本次会议除主题发言环节外,共设三个分会场。在主题发言环节,北京师范大学色音教授、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四川大学李祥林教授、河南师范大学丁永祥教授分别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从文化发展观看非遗保护与利用的观念问题”“中国两河流域及文化多元融合”“传统文化的当代利用”为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涂爱荣老师作为第一分会场评议人参与第一小组学术研讨,黄敦兵老师参与第三小组学术研讨。

涂爱荣老师以传统孝道为例同与会者分享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她先从传统文化中文化知识层面的内容在当代如何运用、民族精神层面的内容在当代如何继承发扬、伦理价值层面的内容如何做出现代诠释三个方面作了总体概述,接着从传统文化存在的三种不同情形进行剖析,最后提出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几个要点:一是找准契合点,实现古为今用;二是实现话语转换,实现古今互通;三是赋予现代意义,完成古义今解。

黄敦兵老师在第三小组,以“国学意识勃兴视域下的现代学术转型──以胡适的早年著述为中心”为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他指出,新文化运动前后,以胡适为代表的学术精英,“截断众流”,整理“国故”,开启新学风进行学术创新,着意于学术与社会“问题”的科学解决,成为中国近现代国学意识兴起的重要代表者。从胡适早年著述的重读中,可以探究胡适早期的文化心理和学术主张,并为我们诠释百年前国学意识勃兴下的新文化运动及现代学术转型提供一个重要参照。

两位老师均表示,这次会议学科跨度大、研究领域广、选题多样,但都从不同的视角聚焦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这个主题,很受启发,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开了新的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