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沿动态研究之一——乡村振兴(3月)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1-03-3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始终把关注当下作为其研究重点、热点。当前关注的焦点重点在乡村建设方面,主要围绕“乡村怎么了?”、“乡村怎么办?”、“农民怎么干”“文化怎么用”“乡村怎么兴?”等方面展开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乡村问题是个世界性问题。自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勃兴和巨型城市的崛起,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文明结构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拉动下,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乡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都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而乡村尤其是那些偏远村落,则成为人口稀少的过疏地域,并由此而走向衰落。无论是欧美早发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还是后发的非西方发展中国家,都大体经历了这一过程。那么,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之下的乡村地域过疏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其进程到底会对现代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则是学术界多年来密切关注的问题。这里主要仅介绍“乡村怎么办?”和“农民怎么干?”这两个方面前沿研究动态。

一、“乡村怎么办?”。(一)国外研究现状。西方学界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关于乡村建设理论层面的研究。早在19世纪40年代西方学界就开始了农村聚落的景观形态和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如科尔、魏伯、奥特伦巴等人,但总体上研究较少。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学界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逐渐增多,以法国学者阿·德芒戎、美国学者约翰逊、弗里德曼,日本学者祖田修和大原兴太郎等为代表的一批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着眼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先后研究了农村聚落类型、农村共同体建设以及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问题,提出了乡村中心增长发展理论、乡村社区发展、宏观区域发展战略、选择性空间封闭理论、地域区域发展理论、乡村社区发展理论以及城乡融合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农业改造与农村发展理论、生态设计理论、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经济成长阶段论、空心村生命周期理论、社区(公众)参与等相关理论。目前,西方学界关于乡村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2)关于乡村建设实践层面的研究,西方学界也对比归纳了不同国家乡村建设与规划的经验,例如,英国农村中心村建设、美国的郊区新村化、韩国的新村运动、德国的村落更新计划、日本的农村整备计划、印度的乡村综合开发运动等。这些乡村建设运动的发起主要是基于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不同农村问题的大背景。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后期或逆城市化时期,城市突出的居住与环境问题导致越来越多居民重返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乡村生态及文化的保护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重点。而发展国家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农村人口的流失、耕地的抛荒成为主要的问题,因此,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发展农村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乡村建设的重点。(陈东湘,2009)此外,西方学界还从制度、资源禀赋、社区能力等视角探讨和验证乡村转型发展机理,或从内生性、市场管制、新制度安排、社会资本等角度开展乡村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阐释了村域转型与发展的核心理念、框架与路径,对比不同尺度村域经济差异、空间演化机制及自主发展能力的差异,揭示了不同类型区村域转型发展机理,分析评价其资源环境效应等。

(二)国内研究现状。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我国学界关注乡村建设问题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但真正将乡村振兴上升至国家战略则始于党的十九大。据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学规划研究所联合今日头条发布《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研究与舆情分析报告》统计,近期总发文量75万篇,阅读量达24亿人次。从各界人士热议的主题和发文主题来看,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主要有农民增收、家庭农场、生态宜居、返乡创业等多方面主题;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相关联话题,其重点仍然在产业和经济方面,依然处于农村振兴的框架下。即使将地域文化运用于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也主要在于景观设计、旅游开发、建筑规划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韩林飞,2016;杨迪,2017;陈晓丽,2010; 吕倩倩,2015,但大多是以具体的工程个案为研究对象,缺乏普遍性与代表性。有的运用地域文化也仅在于探讨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作用机理(殷晓峰,2011,地域文化与文化流派的形成(俞思念,2014),泛泛地探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以及乡村地区的文化冲突、文化多样性丧失,对历史小城镇与村落保护等乡村文化问题。

综上,乡村振兴不单是产业发展,而是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振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在将民族乡村民俗民间文化嵌入乡村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建设、乡村治理,发挥地域文化独特作用,培育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乡风、特色治理,从而塑造特色富裕民族乡村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农民怎么干?”这里主要说明的是返乡农民怎么干。关于返乡下乡创业问题,国内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据知网搜索,共有13487篇文献。这些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政策性。2008年以来,大量专家、学者围绕政府如何引导返乡下乡创业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先后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和实施意见。如2016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②动力性。许多学者对于返乡下乡创业的缘由及其动机进行了探讨。有的认为返乡下乡创业是缘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造成大量农民工失业的(韓雪涛,2015;李成华,2011等);有的认为返乡下乡创业在于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李彦娅、谢庆华,2019;刘唐宇,2010;江立华、陈文超,2011等);③模式性。有的结合地域特点,总结当地农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机制(张怀英,2018);有的根据创业的内容和行业分布特点对农民工返乡下创业模式进行分类(吕惠明,2016;国务院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课题组,2008等)④因素性。这部分学者集中于对返乡下乡创业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支持体系构建等设想。这方面的主要有顾莹、方军(2019),赵排风(2019),郭丽 (2017),赵浩兴、张巧文 (2013),程广帅、谭宇 (2013),熊智伟和王征兵 (2011)等。⑤典型性。全国不同媒体对于各地返乡下乡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人物及事件进行了大量的报导和宣传。其中《中国劳动保障报》507篇;《农民日报》165篇;《贵州日报》145篇。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运用相关理论对返乡下乡创业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盛春辉,2019),有的结合地域特点从乡村振兴视野分析了不同省份返乡创业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刘振晶,2019)等。总的来看,国内在返乡下乡创业的研究上,相关研究较多,但是层次一般较浅,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不足: ①研究视角偏移。文献多是站在政府和学者的立场上提出来的,缺乏基于返乡下乡人员视角的研究。而返乡下乡人员是创业创新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只有了解他们的期盼和认识,才能真正保证返乡下乡创业健康持续发展。 研究区域局限。当前对创业政策对创业影响的研究更多是基于一般创业者而言,返乡下乡创业者群体的特殊性体现不足。尤其是对疫区返乡下乡创业研究更是较少。 ③研究方法单一。一般都是对返乡下创业的困境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实证研究较少,且主要是分析影响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的因素。尤其缺乏现行政策地区差异性支持效应和供需匹配研究。特别是双循环背景下,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更值得探讨。